卧室放电脑有没有辐射?
题主已经检测了自己家里的磁场,结果表明: 磁化率(H)在0.78~132之间; 频率(f)在46~59Hz之间。 这个数值远远小于国内环境电磁兼容要求的范围值(H<1000, f<150kHz)。 所谓的“低频电磁辐射”并不存在。
首先,需要明确一点事实:任何电器都存在一定的电磁辐射问题。电视、手机、微波炉甚至电动剃须刀等等,只要有电流经过,就一定有电磁辐射存在。 但是!这些电器的电磁辐射都属于非特定性电磁辐射(non-specific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NEMR)。
非特定性电磁辐射的特点就是,电磁波的能量传输是向各个方向发散的,不存在定向性的能量传输。它不会像电荷一样堆积起来。所以,这种辐射不会造成用电器的局部电压或电流上升。对周围环境也不会有什么破坏作用。 也就是说,所有电器产生的电磁辐射都是NEMR,没有区别。
目前,国际上认可度较高的关于电磁辐射的评价标准是IEC62209和GB17625,我国采用的判断电磁辐射是否超标的标准是IEC62209中规定的限制频率为100KHz,而IEC62209中定义了人体可接受电磁辐射的最大值(M value)。 M=\frac{IR}{2} \leqslant 1.0 其中, I代表辐射的功率密度(W/m^{2}) R代表距离辐射源的距离(m) 这个公式说明,人体接受的电磁辐射功率密度是随距离衰减的。当辐射距离增加一倍时,其接收功率密度就减小到原先的1/4。 所以,只要保证使用电器时的安全距离,就可以保证不受电磁辐射的影响——所谓的安全距离指的是辐射源到接收者的距离大于等于2.5倍辐射源的振荡周期。对于一般的家用电器来说,这个距离至少应该在3米以上。
至于题主提到的“长期用电扇吹头发会致癌吗”这个问题,答案同样是显而易见的:不会。 电磁辐射并非洪水猛兽,只要保证合理的使用习惯和安全距离,就可以放心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