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台鱼池如何过滤系统?
看到题主的问题,我似乎看到了当年的自己…… 多年前刚养观赏鱼的时候,也是在阳台建了一个小型鱼缸(当时还没有养鱼池这个说法),就想知道鱼儿吃不完的饵料、换掉的水应该怎么处理呢?(毕竟直接倒入下水道会堵塞啊!) 于是就折腾了几天,自己设计制作了一套简易的过滤系统。
因为预算有限,所以就用便宜的材料,设计了下面这个图一一样的装置,下面用一个圆桶做储水池,中间用双层塑料膜隔开,上面盖上滤棉之类的。这样每天通过上层进水,下层出水就完成了循环。 然后,就悲剧了…… 过不了两天,整个鱼缸水都变黑了,赶紧捞出来,全部死光光…… 后来仔细琢磨,才发现问题出在底层。由于底部没有完全密封,又有滤棉之类的,所以底层一直是有氧状态,而上面因为层层阻隔,一直没有氧气。结果把底部的食物残渣、粪便等耗尽了营养,导致上面的水没有营养,很快就变质了。
楼主是不是也有这种情况? 如果是的话,一定要记得,养鱼先养水,水要先养好,再放鱼;而且鱼缸里的生物链也要合理配置哦~ 上层水域(接近缸顶位置)适合养一些吃食快的鱼类,如灯鱼;中层养吃一些水中微生物的鱼,诸如桥纹鱼、异型等;底层则养一些吃的比较脏的鱼,如清道夫。这样,上层的水可以直接流入中层的容器,经过中层蓄养后,再通过下层的容器流回鱼缸。如此循环往复。 当然,如果鱼缸里有水草,那就更简单了。水草的光合作用可以直接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提供水下生物能量。有水流从底下进入水草区,经过光合作用后,再从草上、枝干中渗出,这样的设计比上面那种高效得多。
另外,关于过滤棉之类的东西,如果洗得勤快一点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一定不要忘记一个关键步骤——消毒! 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一下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可以杀菌,防止后续滋生细菌,损坏鱼儿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