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板砖怎么制作?
现在瓷砖的制作过程已经普遍机械化了,但原理还是一样的,先铺上底料(水泥)再抹上陶瓷泥料(釉料),然后进烧窑烧烤而成。 下面是简单的制作过程: 首先把泥土放到模具里成型,成型的瓷砖侧面开一个小口,方便取出,然后喷上水,浸透后取出晾干,在表面涂上一层浆料(有防污效果的乳液和无机粉料搅拌而成的),然后在上面刷一层底涂料.这样瓷砖就有了一定的强度和硬度,最后铺到炉子上烧烤,温度控制很重要,太高会开裂,太低达不到效果。 现在一般都用机械化生产,步骤虽然简单,但各个环节要求都很严格,不然质量没法保证。
下面说一下质量检测:
1.尺寸检验 用直尺或卡尺测量瓷砖的边长和厚薄是否标准。 建议测量20块/箱以上,取平均值。 误差范围:800*800mm、600*600mm不大于3mm;300*600mm、300*300mm不大于5mm。 对角线长度误差小于2mm,平整度(用直尺丈量)误差小于2mm。
2.外观检查 主要指瓷砖的表面质量,比如是否存在色差、裂纹、缺棱掉角等明显缺陷。
3.强度测试 把一块瓷砖放在平面上,用手按一下,如果马上就能恢复原状,说明瓷砖的强度很好;如果不能复原,说明瓷砖内部可能存在夹渣层或者釉面撕裂等问题,这样的瓷砖是不能用于装修的。
制造陶瓷地砖的原料通常有以下三种类型:
一、可塑性原料:主要有可塑性的粘土(高岭土、粘土)、页岩等。这类原料含量较高,一般为60-80%,它决定着成型和烧成后的收缩膨胀值的大小。
二、瘠性原料:主要是石英及长石等。由于不具可塑性,故在成型时使成型坯的组织均匀、孔隙分布合理,避免由于坯体干燥而产生变形和裂缝。
三、熔剂性原料:主要有石灰石、白云石、钾钠 Feldspar等。这类原料在烧成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增长而产生熔融,填充在其他原料的间隙中,起促进烧结的作用。
地板砖的生产工艺过程可分为坯料的制备及成型、坯体的烧成和施釉等工序。
1、 地板砖坯料制备及成型:主要有压制成型和挤压成型两种方法。压制法主要用于生产形状简单、薄板的外墙砖。
挤压成型主要用于生产地砖,其工艺过程如下:将坯料加水后经球磨、过筛、分级,流入泥浆箱内,经真空泵把箱内变成真空,使箱内外产生一定压差,于是泥浆便借这压差压入高效挤压机的料缸内。挤压成型时,泥浆通过出泥口(俗称孔板)压出泥条,再送入切断机内切断。目前实际生产中一般都采用连续成型法,即成型、干燥、烧成一次连续完成。
2、 施釉:砖坯烧成后,施以釉料,主要是为改善砖的表面质量、增加砖的装饰效果。通常的施釉方法有淋釉、浇釉、浸釉等。
施釉后,瓷砖即进入釉烧,温度较低,一般为1200℃左右,主要使釉料熔融于砖坯表面,也有渗入坯体内部。砖经最后冷却即得成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