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别墅群还有人住吗?
在庐山住了20多天,每天路过那些别墅,很想知道里面现在住着什么人,所以去查了一下: 1、美庐:原为江左豪族张氏的私邸,人称“张家园”。张园主早年在汉口经营银票生意发迹,民国四年(1915)委托建筑大师邬达克设计,兴建这座带有西欧田园风味的别墅。房屋建成后,张园主移居于此,并聘请意大利籍厨师和英国管家服务,网球场、高尔夫球场等配套设施齐全。抗战期间,国民政府接址而居,成为蒋介石的夏都别苑。1948年国民党败局已定,蒋经国来此劝老母宋美龄离开,因为宋不答应,蒋经国气急败坏地指斥母亲“妇人之仁”,导致母子关系恶化。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接管了美庐,作为宾馆向中外宾客开放。改革开放后,九江市政府重新修缮了美庐,辟建为“庐山会议会址”,每年接待数百万的中外游客。
现在是庐山博物馆,里面展示了从春秋战国到现在发生在庐山上的故事。 当然最让人好奇的还是住在哪里,搜索结果让人大跌眼镜……
2、小天池别墅:位于庐山石门涧旁,距牯岭镇约3公里,是上世纪20年代上海滩富商胡文虎为母亲修建的寓所。别墅仿照泰戈尔在瑞士湖畔的住宅而建,有“中式庭院”“日式庭院”“欧式花园”等多个景区。1958年起改为宾馆,对外营业。如今已是庐山会议中心的一部分,设有一百多间客房,可满足不同宾客的需要。
这栋别墅最大的特点就是有个大大的游泳池!夏天应该很舒服吧。 现在应该全部承包出去,由老板住在隔壁别墅里。
3、御史府:又名李树堂,系清末翰林院编修李伯珍的故居。李死后其子将屋出卖。抗日战争前夕,被国民党政府购得,供行政院长汪精卫居住。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中常会主席林森居住于此。1947年,林森病故于李树堂内,终年69岁。1949年后,李树堂为庐山人民出版社住所。现属庐山博物馆。 有网友说这里改成了某单位食堂。
4、含鄱口别墅:坐落于庐山南麓含鄱岭上,系著名建筑大师朱光亚应朋友之请,精心设计的私人小洋楼。整幢别墅呈对称状布局,典雅精致,具有浓郁的西方建筑风格。室内布置温馨舒适,楼顶设有观景台,登临可远望赣北平原与鄱阳湖。
1954年,朱德元帅率夫人康克清上山参观,就下榻在这座别墅里。 现在的含鄱口别墅已经破败不堪,屋顶开裂,门窗破损,外墙长满青苔。
庐山是一座有着独特区位优势的革命名山和避暑胜地,被誉为“培训名山”,也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别墅区。
“这些别墅多是2层建筑,三面环廊,依山势而建,或藏在林间,或邻于湖畔,或居于山顶,与自然景色融合。”江西省庐山历史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文物科原科长刘水香说,“从民国的官僚政客到外国传教士、商人,都在这里建造别墅消夏度假,于是西方各种风格在此纷至沓来,令人眼花缭乱。”
“庐山各处星罗棋布的别墅,是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相撞击、相融合所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其建筑风格既与山体形态,植被结构相吻合,又体现了主人的文化素养、政治背景及宗教信仰。”
然而,上世纪80年代后,庐山别墅便逐渐空置下来了。“当年别墅的业主已所剩无几,他们的后代多在文革期间被驱逐回原籍。”刘水香说,“剩余的别墅,有的变成办公场所,有的变成客房餐厅、商店,还有的住户搬走以后长期空置,年久失修,任凭自然侵蚀。”
为保护庐山别墅,1996年国务院公布庐山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后,庐山别墅保护被提上重要议事日程。“2002年11月,庐山管理局成立了庐山宗教及历史文物保护事务管理处(2008年更名为庐山历史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具体负责庐山历史文物的维修和使用管理。”刘水香说,“我们还颁布了《庐山宗教及历史文物保护办法》,明确非宗教团体和个人一律不得购买和变相购买宗教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
“在管理上,一方面,采取‘以房养房’的模式,将别墅进行公开竞价招租。一方面,通过与承租方签订协议,严格规范装修,规定不得在文物的地上保护范围内兴建新的建筑和构筑物。”
“此外,对被损坏的别墅进行抢救性维修。”刘水香说,“比如马寅初旧居,原房屋主人的后代在庐山管理局的协助下,在1996年至1997年,对旧居进行落架大修;卢作孚旧居,2002年至2003年被作为庐山交通技术学校学生宿舍使用,因长期失修,墙壁开裂倾斜,部分房梁折断,该委员会投资几十万元对旧居进行落架大修……”
刘水香表示,今后庐山别墅的保护工作将与旅游开发、城市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将一部分别墅用作宾馆和特色民俗,并纳入庐山的管理当中,作为景区的一部分,既提高庐山的建筑品味,又解决原经营者的出路问题。”此外,部分别墅被用作庐山宗教活动基地,一部分用作庐山人文景观或用作学术研讨场所、接待所等。“例如宋美龄侍从室旧址,被改造成庐山政协文史馆等,不仅使古建得以保护,还为庐山增添了新的人文历史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