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与卫生间区别?
在探讨这个问题之前,先简单说一下这两个概念的起源: 根据新华字典(第6版)里的解释,“厕”字的繁体字形变为“厠”,“廁”字表示的意思则是“厕所”;而“所”字表示的是“地点或位置”,如“场所”“所在地”“学校”等。 “所”加部首构成的字大多和“处”有关,表示处所、地点。而“厠”字则多用于建筑物。 《现代汉语大词典》里对“厕所”一词的解释是:“供排泄粪便用的构筑物,有露天、半露天的,也有遮蔽的。” 而对“洗手间”一词的解释则是:“供洗手用的建筑,一般设有水槽、抽水和照明设备,也有配备洗眼器、淋浴器和干手器的。” 从这两个释义中可以看出,“厕所”更多地指物理空间——“用来解决人体排泄问题的地方”; 而“洗手间”则更多指向功能——解决“洗手”这件日常小事。
再从使用场合上来看,“厕所”一词更偏向于指房屋内部构造中的某一实体空间,而“洗手间”则常常用在室外,强调功能的同时也考虑到使用的便捷性——有“所”无“厕”,有“厕”无“所”,都不合规范。 在现代汉语中,由于“所”字表达能力上的局限性和含混不明之感,人们往往用“洗手间”代替它来表述。
当然,如果仅仅关注到两个词的形意之分,那未免有些肤浅了。关键还在于如何使用,以及使用时的场景不同而导致语境之差别。比如,在酒店宾馆等人住的场所,多数情况下是用“洗手间”来形容那个供人盥洗的实体空间,而火车站、汽车站等人流汇聚之处设立的临时厕所常被称为“厕所”。
同样,在一些特定文学作品中,作者为了营造特殊意境,也会故意混淆“洗手间”与“厕所”的使用。当我们遇到此类问题时,不必过于死板教条,结合生活常识加以判断往往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