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内面积算阳台吗?
按套内建筑面积或者套型平均建筑面积计算: (1)按照《建筑工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第5条规定,建筑物的建筑面积应扣除屋顶水塔、建筑物内设备间的建筑面积。 (2)按照《商品房销售面积计算及公用建筑面积分摊规则》规定,楼房的公摊面积包括:电梯间、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和过道、地下室、外墙面等,以及功能上为整楼服务的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还包括各产权户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除以总套内建筑面积乘以100%所得出的公摊系数,再乘以各产权户购买的套内建筑面积之和得到的建筑面积。其中,公摊系数要根据房屋的不同类型确定,高层住宅的公摊系数大约在25%~30%之间;多层住宅约为16%~20%左右。
一般情况如下: 高层公摊大多在25%-30% 小高层公摊在15%-20% 多层公摊一般小于15% 而我们所说的套内面积也就是实际可以使用的面积是套内使用面积加墙体面积减门窗面积。也就是说除去阳台和楼梯不算以外,你所买的房子中除去墙体都是你的套内面积了。这样一算其实买一套房要付出比原先要多得多的成本啊! 所以,大家在买房时一定要注意了解房产的公摊面积。
现在的新建楼盘,都实行“公摊”制——即房屋的销售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公摊面积,而所谓的套内建筑面积是指套内的使用面积与墙体面积和柱梁面积的合计。以一个100平方米的房间为例:若公摊面积为10平方米,那么购房者实际能用的只有90平方米。 据有关部门估算,商品房的平均公摊系数约在20%左右,比如一个100平方米的房子,其套内实际面积大约只有80平方米。因此购买一套100平方米左右的商品住房,实际上需要多出至少20平方米的公摊面积。 “这个公摊的比例太高了些了吧?怎么比老式的楼梯房还有高呢?是不是开发商私加了什么项目?”对于这样的结果,一些购房者很是疑惑不解。 其实,公摊是由建筑性质决定的。通常而言:高层>小高层>多层。因为一幢楼层较高的楼宇往往有较多的公共部分,如水箱、加压水泵、电梯机房等等,所以公摊较大也属正常。至于这10平究竟都用在了什么地方,不同楼宇略有区别:如高层住宅的电梯数量根据楼层高度而定,超高层还会有消防电梯,这些都需要占用一定的公摊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