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墅用桩基吗?
我设计的别墅绝大部分都是天然地基(也就是不桩基),不过也有少部分需要桩基处理的。 这里说的别墅是独栋住宅,不包括叠拼、联排等类别墅。因为这类建筑在设计时候要考虑上下左右的承重结构是否相互影响,同时还要考虑建筑本身的安全性与耐久性,所以建筑设计难度和施工要求较独栋都要高一些。
对于天然地基而言,可选择的处理方法较多,比如浅基础(独立基础、条形基础等等)、沉管桩、冲击钻桩、人工挖孔桩等等;而对于桩基而言,可以选择的桩型更多了,比如灌注桩(实心桩、空心桩)、预制桩(钢板桩、波纹管桩、塑料排水板桩、空心方桩)等等。当然还有使用成本相对较低的树根桩。 对于建筑师而言,对桩基的认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采用的勘察设计软件。像常用的PKPM系列软件中就有专门针对桩基设计的模块,里面包含了多种计算方案与参数,设计人员可以直接调用来进行计算。虽然这种软件能够大大缩短设计师做设计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但是其中的参数取值需要结合场地条件与地质勘察报告进行确定,不能过于依赖软件。尤其是软土地区,由于土的压缩性大、流变性明显,目前设计的依据还是以勘察报告中载明的初始数据为准,再结合经验参数进行修正。
至于要不要采用桩基,主要从以下几个因素考虑:
1.场地条件——是否满足布置桩基的要求,如离小区道路不宜过近以免产生沉降;
2.建筑功能——是否有特殊的使用功能要求(比如游泳池、地下车库等需要设置防水的部位),有没有特别要求采用非结构性底板;
3.建筑荷载——结构的层高较高时需要的承载力就大,而承重墙过多也会使结构受力变弱,可以采用桩基增加基础整体性来弥补;
4.地质水文——这里指的水文是指地下水水位,当建筑物的基础埋深较大时需要考虑降水对基础的影响,可以考虑采用桩基来截断地下水,防止基础的沉降;
5.经济费用——桩基相对于其他地基处理方式,造价相对要高一些,因此并非所有的建筑都适合采用。 另外,有些项目是因为无法避免的先天不足而不得不采用桩基的。
比如在城市的中心地段,由于受到场地的局限,往往难以找到合适的天然地基,而周围又没有足够的地下空间可用于开挖隧道或修建地下结构物;又或者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建好的各类管线不能开挖移动,而新的管线又不能穿过建筑物底部,这时如果又要保证建筑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只能采取桩基的方式来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