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千一平别墅?
看到很多关于这个项目的回答,都挺靠谱。我也写个长一点的吧,这个项目其实很有代表性,对后期中式建筑的影响也很大。 这个项目叫做“苏州东山宾馆二期”(现在改名“太湖文化论坛会馆”了),是朱奎振先生和苏州园林设计院一起设计的。 朱奎振先生后来成了苏州园林设计院的总建筑师,这个项目的图纸现在放在苏州园林院的设计师手里,据说已经无处可找,只能由他们回忆着画。
我曾经在苏州园林设计院工作过,对这个项目有很深的感情,也了解一些内幕。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个项目本来是要建造150幢别墅的,每幢别墅面阔5间,进深10米,高度应该是3层(实际是2.895米),面积大概是475平方米,每幢别墅造价大约是60万元(含土地费用)。
由于资金问题,最后只建了70幢。
这个项目开始于1995年,位于江苏苏州东山的太湖之滨,设计者是当时还在苏州园林设计院工作的朱奎振先生和一个外方设计师。 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我是做翻译,现场一直有我。
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土地价格低廉,又是在太湖边,所以对建筑风格没有限制。所以初期设计是仿民国时期的中式建筑,粉墙黛瓦,马头墙,高耸的飞檐,看起来确实很漂亮。 但是建设到一半的时候,由于政策原因,当地不让再建民国风的中国式建筑(据说是因为民国时曾出现民宅里住人的习俗,被嫌弃不干净),于是设计急转直下,变成了清式建筑。
我对这段经历依然历历在目,因为当时我还是一个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而这件事对我打击很大,因为我原来学的专业是中国古代建筑史,而清式建筑在理论上讲,是属于民用建筑的最低端的。
当时我和设计者争论,为什么要在没有土壤的地方种树,为什么要破坏古典建筑的规制,把好好的中国式建筑变成四不象。 但是我是外地人,无足轻重,最后的决定还是权威说话。
于是,1997年建成的样子是这样的。 (网图,谢谢!) 我在设计院工作不久就辞职了,所以没有参加后期的施工,但听说是按照最初的设计进行施工的,也就是这个时候,70幢豪华的私家园林别墅全部建成。
这里要提一下,这70幢别墅不是谁都可以买的。根据当时的政策,必须是外资企业,而且注册资本金要达到300万美元以上的外国企业家才可以购买。 这些别墅的价格我记得很清楚,因为是单位采购,优惠很大,平均每幢售价只有220多万元。(当年一块地皮的价格应该在500-600万元左右),如果算上土地价,平均每一幢就要花将近三千万了。
当然,这些别墅的内部装修相当精致,亭台楼阁,假山池塘,曲径通幽,一步一景,仿佛身处皇家园林。 但这一切都是假的,外面的世界并没有那么美丽。 这些别墅其实很小,内部非常局促,除了一般别墅都具有的客厅、饭厅、书房、卧室之外,几乎没有多余的房间,更谈不上什么游泳池、健身房、娱乐室了。
据说是买主进来之后,觉得这里实在是太憋屈了,完全不像传说中的豪宅,于是纷纷打官司要求退房或退房款。听说有一个外国人,看中也买了,但入住后觉得实在不值,要求退还全部房款,还打了胜诉官司,成为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吃螃蟹的人之一。
据说,后来还有人买来度假,但住在这种清式建筑里面,究竟有没有感受到“宾至如归”,我就不得而知了。 最后再说一句,这里的景观其实非常一般,远离城市的喧嚣,这里的一切都需要你驱车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来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