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对卧室门好吗?
“空调对房间有没影响”这个问题,涉及到室内空气温度场的模拟与估算、人体反应等诸多方面。下面简单谈一谈: 1.关于温度场的问题 房间里面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温度场存在,假设房间的体积(m^3)为V,密闭20分钟后(T2)的温度为Tx,那么,该房间在密闭条件下的平衡温度(t)可由以下公式计算得到: t=\frac{C_p×V}{K}×[(\frac{T_{2}}{T_{1}})^{k}-1] 其中 C_p——定压热容(J/kg·℃); K——热传递系数(W/㎡·℃); T_{1}——进入房间前的温度(℃); T_{2}——房间20分钟后的温度(℃); k——传热指数;
由上述公式可知,若保持其它参数不变而只是将制冷(热)机放在房间中时,其结果将由T2变化到Tx+q,即房间温度会相应上升(下降)并达到新的平衡。当人体处于这种环境当中,随着人体和房间温度的不断调整,最终将会达到一个使人最舒适的温度状态值。因此从原理上来讲,空调对房问的影响是有科依据的。 但是上述计算未考虑两个问题:一是制冷(热)机的散热(热源),二是房间中物体的热容量。考虑到现实情况要复杂得多,为了简化计算,以上计算并未考虑这两方面的问题。如果考虑这两个因素的影响,则应该以传热学中的基尔霍夫定律为依据进行数学推导,得到的方程组较为复杂,需要根据具体的参数进行计算。
2.对人体的影响 在上述温度场建立的过程中,已经把人体的热容量和散热率等参数忽略不计了。此时认为人体是作为一个热源而被加到系统之中,由于人体相对于周围环境温度较高,所以会导致空气流经人体的温度降低,从而产生一种人体表面温度比环境温度高、人体内部温度比体表温度低的温差,使汗水蒸发加快,通过出汗方式调节体温,进而达到人体热平衡。 如果人体处在空调环境下,且长时间不出汗,那么皮肤表面的温度会降低,导致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受到影响,汗腺萎缩,最终可能会造成人体散热障碍,引起相关疾病。同时,长期处在空调环境当中,人体呼吸系统的抵抗力也会随之下降,易患感冒等疾病。
是否使用空调取决于个人体质以及室内外环境的差异,无统一标准。如果想要减少空调带来的不良影响,建议: 1.定期清洗空调,特别是过滤网,防止灰尘和微生物聚集,引发呼吸道疾病或过敏反应; 2.室外气温不高的情况下,不要一直开着空调,适当开窗通风; 3.开空调的时间不要太久,一般情况,开3个小时就需要通风换气一次。